科学的指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站位高远、思想深邃,内涵丰富、系统完备,具有极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指导性,把我们党对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提升到一个新高度,为我们做好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引。近年来,各级工会勇于担当、积极履职,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征程上,各级工会要坚持把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通起来、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起来,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学习成效体现到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上,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与劳动模范、职工代表亲切座谈,出席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给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学员回信,给郑州圆方集团全体职工回信,向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致贺信,每到一地考察都深入基层看望劳模、慰问职工,每逢“五一”国际劳动节都以不同形式向广大劳动群众致以节日祝贺。习近平总书记对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关心关怀,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了我们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的执政理念。迈上新征程,广大劳动群众一定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把关心厚爱转化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强大动力,积极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主力军作用。 做理想信念的坚定者。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发扬工人阶级识大体、顾大局的优良传统,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的利益关系,把个人理想、家庭幸福融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之中,在新征程上创造新的荣光。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踊跃参加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以职业道德为重点的“四德”建设,带动全社会一起拼搏、一起奋斗,汇聚起强大正能量。 做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弘扬者。以劳模和大国工匠为榜样,学赶先进、见贤思齐,用劳模和大国工匠的优秀品格和先进事迹激励自己,把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内化为自觉行动,以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发挥劳模和大国工匠在精神弘扬、技艺传承、创新攻关、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和特长,以劳模工匠践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模范行为影响带动全社会,让勤奋做事、勤勉为人、勤劳致富蔚然成风。 行动的指南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各级工会要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做好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加强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将之贯穿工会工作各方面全过程,不断开创党的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新局面。 切实履行工会政治责任。运用职工听得懂、能领会的语言和形式,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基层、进社区、进企业,不断增强职工群众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筑牢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广泛开展“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传教育,把广大职工的思想统一起来、干劲鼓舞起来,汇聚起亿万职工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充分发挥各级工会宣传作用,引导广大职工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 积极组织动员职工建功新征程。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广泛深入持久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深入开展“五小”等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组织动员广大职工立足一线岗位、解决一线问题。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深化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建设,关心爱护劳模工匠,加大对劳模工匠的选树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浓厚氛围。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加快构建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进一步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机制,努力建设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产业工人队伍,为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坚实人才和技能支撑。 着力提高工会维权服务实效。高度关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农民工、城市困难职工等重点群体,推动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落实。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切实保障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加强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深入开展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将劳动关系矛盾和隐患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加快构建以精准帮扶、普惠性服务为重点的工会服务职工体系,巩固拓展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成果,做优做强送温暖、金秋助学、阳光就业、职工医疗互助、工会法律援助等品牌,推进工会“互联网+”普惠性服务,实现线上线下有机融合、协同互动。 不断深化工会改革和建设。围绕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以推进工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牵引,加强工会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建设,推动解决制约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突出问题。加强智慧工会建设,痛下决心、转变观念,加强学习、勇于转型,充分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最新工具和手段,全面提升工会工作数字化水平。加强工会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把力量和资源进一步向基层倾斜,坚持朴实普惠,服务普通大众,使基层工会真正建起来、转起来、活起来、强起来。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基层一线,了解掌握情况、研究分析问题、提出思路办法,切实做到谋实策、出实招、见实效。 来源:学习时报、中工网